中新社南宁8月21日电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
“这幅绣品采用我们当地的传统绣法,一针一线绣了5个月才完成,展现了那莲‘巧女’勤劳能干的品质。”21日,在壮乡广西壮族自治区,79岁的杨桂珍在家门口摆“花台”,向街坊及游人展示其创作的绣品《织女弄金梭巧手织彩绸》。
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将至,一年一度的那莲“赛巧节”当日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街举行。这一民间传统民俗活动,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。
(相关资料图)
8月21日,那莲“赛巧节”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街举行,家家户户在门口摆“花台”赛巧手。 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摄
一大早,在古朴的那莲街上,各家“巧女”就在家门口挂上自制花灯,并在自家“花台”上摆好精心制作的“瓜果雕”、精美绣品、编织手工艺品以及剪纸作品、画作等。
精巧雅致的香包、姿态优美的白天鹅、栩栩如生的蜻蜓……出自杨桂珍之手的各式手工艺品引来众人夸赞。杨桂珍还展出其创作的《七夕会》《男耕女织》《江山如此多娇》等多幅“点米成画”作品。
8月21日,广西南宁,学生将小米粒点绘成各种卡通人物画作。 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
当天,织布、绣花、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、“点米成画”现场演绎等活动逐一进行,参与者比手巧,赛作品构思之妙。
在古戏台前,近百名学生集体演绎“点米成画”,场面颇为壮观。“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‘点米成画’,我很喜欢,我会继续学习让自己的技艺更加纯熟。”南宁市邕宁区第二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张梦婷说。
“点米成画”是流传于那莲街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,即以大米、黍子、小麦、高粱、豆类等为主要原料,在素描好的图纸或白绢上,蘸胶水一粒一粒粘上,最终作出造型别致、五彩斑斓的米画。
早年间,“点米成画”只在民间流传。自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,这项技艺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,画作频频亮相“壮族三月三”等大型活动现场,并赴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进行了展演。
8月21日,广西南宁,学生们进行织布展示。 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摄
那莲是个古老的圩镇,过去是盐运古道上的一个中转圩埠,农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。除了比拼手艺,当地民众当天还举行了文艺演出及“七姐祈福”仪式。
在八尺江畔,身穿清一色绿衣的姑娘肩挑水桶到社坛码头取水,姑娘们扮成仙女撒花祈福。街圩上,当地开桌设宴,制作品类多样的传统美食,款待八方来客,共同祈求国泰民安,生活幸福。
据悉,那莲“赛巧节”最早出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(公元1793年),目前已被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近年来,当地积极推动非遗传承,促进文旅融合,让“赛巧”这一古老的特色民俗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“我是第一次参加那莲‘赛巧节’,极具民族特色,民众参与性很强,仪式感满满,让我体验了一场乡村七夕盛会的别样浪漫。”广东游客苏静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。(完)
[ 责编:丁玉冰]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